数据库收录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
北大2017版核心 北大2014版核心 北大2011版核心
本刊MARC数据 本刊DC数据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
北大2017版核心 北大2014版核心 北大2011版核心
本刊MARC数据 本刊DC数据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实践本体论的悖谬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
【出 处】:《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CSSCI
2010年第4期 9-15页,共7页
【作 者】:
【摘 要】
"实践本体论"命意之中的"存在即是被实践"与"存在即是被认识"具有高度相关性,它们实质在于指向了超越"哲学基本问题"。基于这一点,可以将"实践本体论"置放在目前哲学界"主客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框架内加以审读。此种转型所呈现出的样态是,指责"传统教科书哲学范式"为实体本体论、转型的实质是试图悬置"哲学基本问题"展开各种言说、在拒斥"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过程中,寻求内蕴"主客统一"的"存在"。显然,"实践本体论"与此种范式转型具有"家族相似性"。对此,深入到认识论循环中的本体论困境,在马克思哲学文本中确认"存在论前提"的优先性,确认任何试图超越"哲学基本问题"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偏离"。这样一来,整个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与"实践本体论"的倡导者不仅在本体论中寻求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意义的判断是有问题的,而且在"哲学之内"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本身就是路径错误。应该在"哲学之外"透视马克思哲学革命问题,依此之故,"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成为了必然的"出场路径"。
相关热词搜索: 哲学范式转型 实践本体论 中国问题 出场路径 paradigm transformation practical ontology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