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收录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
北大2017版核心 北大2014版核心 北大2011版核心
本刊MARC数据 本刊DC数据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
北大2017版核心 北大2014版核心 北大2011版核心
本刊MARC数据 本刊DC数据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实践与本体关系的反思——关于“实践本体论”的讨论述评
【出 处】:《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CSSCI
2010年第4期 16-25页,共10页
【作 者】:
【摘 要】
"实践本体论"是在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究竟是不是"实践唯物主义"的问题上产生的。"实践本体论"的倡导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而实践本体论是实践唯物主义全部理论的基础。这里的"实践"特指物质生产实践,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人们的认识,因而是人类的根本生存方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归结为"实践本体论"有原著依据。它可以在逻辑、社会历史和生成意义上成立。反对者反驳"实践本体论"主要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坚持物质本体论;二是认为"实践本体论"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实际上,这种讨论打"语录仗"的成分较多,"唯物""唯心"的对立是可以超越的。
相关热词搜索: “实践本体论” 成立意义 物质本体论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超越 practical ontology reason of dis
上一篇:清代高官贪污腐败犯罪及其惩治
下一篇:实践本体论的悖谬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